5月盤點之居住時代
中國居住第三次大轉型 數字化居住服務浪潮
【彥豐月度盤點】是我們通過查閱各專業權威性榜單報告,以月度為單位,觀察各行各業發展進程,多維度進行整理解析,為客戶提供了解行業發展趨勢的專業盤點。
4月29日,貝殼研究院聯合空白研究院發布《第三次大轉型:中國居住新十年》報告。該報告認為:
1、地產由開發制造轉向居住服務
從數據上看,全球主要發達國家的房地產業中GDP中的占比一般達到10—12%,我國目前只有7%左右;從國際經驗來看,在美國、德國、日本等發達國家,市值最高、規模最大的房地產公司往往不是開發公司,而是上市的租賃型REITs、綜合型的住房服務公司、物業公司、中介公司、建筑科技公司和互聯網公司。
新居住時代下,住房不再是一個單純的開發制造業,房地產業鏈將圍繞資產管理進行分工,提供租賃、裝修、社區、養老等長期服務,居住服務者成為時代的主力。房地產服務細分品類有很大的發展空間,資產管理和現金流運營能力成為核心競爭力。
2、數字化全面滲透地產行業
數字化正在全面滲透到傳統的房地產市場,按全球咨詢公司德勤的定義,數字空間市場年復合增長率38%,規模將由2019年的38億美元增長至2025年的358億美元。隨著政策、技術、產業等因素的作用,居住服務數字化將實現加速發展,智能化將重構居住服務各環節,將創造全新的數字機會。同時,區塊鏈、AI、云計算、物聯網、遠程協作與自動化決策等技術,將帶來全產業鏈化浪潮。
3、全產業鏈閉環化重構價值鏈
隨著住房從交易轉向居住,平臺化進程也在加速推進中,產業鏈加速整合,產業邊界日益模糊。開發商滲透到物業、中介、家裝等環節,互聯網巨頭跨界加入,產業鏈的參與者正越來越多。住房的價值鏈將進行深度的整合與重構,產業鏈從分割走向融合,形成新的居住生態。在“住得更好”的需求下,未來十年,在房住不炒的政策以及房地產需求發展趨勢下,中國居住將全面跨入“品質化居住和服務時代”。
4、新房市場回歸15-16萬億元中樞
根據貝殼研究院預計,未來10年,年均新建商品住宅銷售面積約13億平方米左右,市場交易額長期保持在15萬億元-16萬億元中樞范圍內,不會失速下滑。支撐新房市場向上的動力主要來自三大方面:一是城鎮化進程的持續推進;二是住房改善需求的持續釋放;三是城市更新改造催生部分住房需求。
5、新房、二手市場聯動改變新房銷售方式
隨著中國城市住房存量規模積累,新房、二手市場的全流通逐步成型,將為流通服務機構發展帶來廣闊的市場空間。屆時,二手房中介服務傭金收入預計達到7000億元左右,二手渠道對新房銷售的影響提升,徹底轉變新房銷售方式。新房的潛在需求越來越來自于二手房業主,這將加速使得開發商售樓處的獲客能力越來越小,二手房經紀人成為新房交易中不可替代的重要渠道。中介渠道將全產品線、全流程,聯動、包銷等多種方式全面滲透。
6、租賃市場迎來機構化浪潮
隨著大城市居住問題和傳統租賃市場亂象的日益凸顯、業主對資產管理的需求以及租客對標準服務的需求提升,作為中國住房第三次大轉型的重要抓手之一,機構化租賃浪潮趨勢是不可逆轉的。在租購并舉政策的帶動下,未來十年,中國租賃市場將迎來萬億的市場規模,其中機構化的比例將會進一步提升,重資產的模式和輕托管的方式將會得到提升。
總體而言,時代在轉變,市場在重構,房地產在實現人民群眾美好生活的過程中創造更大的價值!
歡迎留言并分享,您還可以聯系我們,以獲得更豐富、更專業的策劃服務!更多了解,請點擊下方彥豐官微首頁。
編 輯:曹 軍
初 審:黎卓然
終 審:余麗芬
免責聲明:部分文章來源于第三方平臺,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刪除!
END
請先 登錄后發表評論 ~